2012年4月8日星期日

得饶人处且饶人

对于成年人来说,调戏#杜甫#从心理学角度考虑,其实和阿Q调戏小尼姑一脉相成。至于这种心理来源是一种心理极度不平衡的后果,是一种发泄。譬如在一个方面受到超强势力的挤压,却无力反抗者就会从一个弱者那里得到发泄的补偿。类似事件譬如前些年对幼儿园孩子的戕害。这种心理是一种对健康的恶搞,进一步延伸就会发现其实现在存在很多恶搞。往上的回溯譬如伍子胥的鞭尸,对于一具尸体有否鞭尸的需要呢?根本没有,其实是一种仇恨的发泄。再例如近代俄罗斯列宁尸体的去留等问题。这些都是一种落后的表现。因为作为华夏子孙当谨记我们优良的传统,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。偶尔为之方可谅,一再地重复则容易进入一种病态的歇斯底里.
这个事件联系到当前的氛围,从另一种角度,则会发现社会的心理病态,而进而思索这种病态的前因后果。如果我们要穷述其解。则你是否考虑过自己是否真的和#杜甫#先生有仇呢?一个连基因都可能无法辨认出来的古人,你有否调戏他的需要呢,因为充其量你要的是一种发泄,或者是哗众取宠而已。这在现代也有出气筒的案例,譬如日本企业的发泄室。如果你感到无法承受,可以进去拳打脚踢一番,得到发泄的快感。那么这个对古人#杜甫#的恶搞则属于一类,那么进而说明当今社会有个被挤压已久的炸药包,去对一个没反抗能力的人恶搞一下虽有伤大雅,却对自己无害,只是陡增社会的吊诡之气。休哉,休矣。
这正是:
昔人已驾仙鹤去,何来此地遭你仇。阴曹地府无需去,网路恶搞去你头。
万里春光君不问,却把祖先到处搜。君有慈父君有祖,且放古人不使忧.